关于我
 

xjpvictor's Blog
小老鼠,上灯台,两只耳朵竖起来

我认识的北京


Das Leben·琐事

晚上和家里视频,说到毕业后去北京工作,我心里突然升起一股「死也不去北京」的豪情,老妈问为什么,然后我哑巴了,我根本想不出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北京,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而已。

  • 也许这种不喜欢和水有关。我生在赣江之滨,鄱阳湖畔。南昌城中四湖,东西南北湖,城外四湖,青山,艾溪,瑶湖,象湖。即使在秋冬两季,南昌也从不缺水,秋天只能算是秋高气爽,不会干燥的让人受不了。在我有记忆之前,家里附近是孺子亭公园,有湖,长大点住在青山湖宾馆院子里,边上一个人民公园,还是有个湖,上小学在东湖小学,边上是八一公园,有一个划木桨船随便绕一个圈就是一个小时的湖。我算是在湖边长大的。还记得98年的大洪水,跑去赣江边上看,那个汹涌澎湃,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水,原来可以这样。

    第一次去北京,住二环边上,旁边是护城河。河面不宽,几乎不流动,散发着一股恶臭。这就是我对护城河水的印象。还有的就是那笔直的河道。这绝对符合我对臭水沟的定义,于是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那就是一条臭水沟。这条臭水沟构成了我对北京的水的全部记忆。自当有年夏天在北京因为干燥流鼻血以后,我对北京的干燥天气是近乎于童年阴影了。

  • 就像那条笔直的护城臭水沟,北京到处是由矩形组成的。我一直以为方庄之所以为方庄,就是因为那些楼都是方方的。而北京的道路也是直直的,尤其是长安大街。现在还能听到很多北京人自豪的说,俺们那嘎达指路都是用东南西北的,路都是正的,直的,很好认。可是对我这么个没有指南针分不清东南西北,有了指南针还嫌指针与道路有夹角所以死认道路不是正北正南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指个路而已,往前走到路口左拐右拐不是很简单么,非得往东走再向南再往西,然后我还要在脑子里给decode一下,也许当年被我问过路的大爷大妈都认为我是智障反应迟钝吧。

    其实方方正正的确实有时候很美,但是北京的这种给我的却是杂乱。是,杂乱。苏州园林的曲,转身又是一种景色。北京呢,除非你up-side-down着转,否则都差不多,最终的结果就是迷路了。当年我在北京不知迷路了多少次。这些年北京市政府大概是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想玩点花出来,于是伟大的西直门立交桥诞生了。都说中国的建筑是不按照图纸施工的,这点对于西直门立交桥的施工方肯定不适用,否则100人的施工队拉进去,可能出来的就只剩50人了。所以我在北京依然每次出门必迷路。

  • 迷路是小事,在北京这么个大城市迷路就变成了大事了。北京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我为了中午到达长安街,我必须早上9点出门,要知道,我住在二环边上,不是通州。当然,现在方庄有了地铁,要好多了。但当年坐着公交车慢慢晃荡着,充分的认识到果然是大北京。大北京的马路也是很宽。每次过马路姥爷总是超紧张,要死死的拽住我和弟弟,不让我们乱跑,于是我反而不会过马路了,因为每次我走的好好的姥爷就会用力的拽住我,然后我四处望望也没看到有什么车,但还是要慢慢走,以至于我现在在北京过马路也总是很紧张。当然,现在北京的马路确实不好过,车实在是太多,马路又宽,总担心走一半转红灯就傻逼了。

  • 这么大的北京,这么多的人,那就必定会堵,首堵嘛。我曾经试过打车打掉将近50块,然而才走了不到10公里,其实车子根本没往前走,就坐在车里看着计价器蹭蹭的往上跳。最后只能下车,去挤公交车,反正堵一天也不加钱。地上堵,地下也不闲着。地铁车倒是不堵,可是人堵。那时候还小,个子小啊,挤在车厢里,那叫一个人挤人,海拔低了空气不流通,真的是有种窒息的感觉,没有夸张,喘不过气。还好边上几个人看我小,于是往外撑着给我留些空间才好受些。现在想想还是很感激的。

  • 说实话,我和北京人相处的并不多,除了那几个地铁里撑着给我留空间的,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公交售票员。她们报的站我至今没听清过一次。甚至有次因为没听清坐过站,结果跑去问什么时候到,还被训了一顿,说我不听报站。大妈,别人说话都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外冒,您那是压缩包还带加密外加多进程的好不好,我一个外地人,没装解码器的。印象第二深的就是电梯司机了。我一直不能理解电梯那么小空间,干嘛还要有个司机,什么也不干,就等你报楼层给你按一下而已,而且他们往往还要加个椅子一个小桌子,电梯一下就去了一块。我的理解一直是这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通,就已经没有电梯司机了。

  • 在北京的时候很少去外面吃,印象最深的是煎饼果子。那时候不知道叫煎饼果子,只知道是饼。在北京学游泳,每天游完泳以后超饿,正好巷子口有个卖煎饼果子的摊子,于是每天一个,走在路上或者坐在公交车上慢慢吃,吃完回去接着吃午饭。后来在南昌也看到有卖,但是比较少,所以每次看到都会买。再后来去了西工大,早饭就有,几乎是天天吃,也是从那时候知道叫煎饼果子。现在NTU也有了,味道没有当年的那么好,吃的也少了。但这个是北京给我的最美好的记忆了。

  • 号称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景点很多,小时候到处玩,但却没什么印象,那时候实在是太小了,东西也就是看看,谈不上认知,更记不住,头天玩的累了,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再出去玩。玩过也就玩过了,什么都没记住。现在想再去玩玩的话估计只能看到游客吧。

    其实在北京从来没有呆超过2个月,而且基本上都是小时候。小孩子,对事物的印象总是随着心来的,不会分析什么,也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更不会考虑社会主义大家庭,北京给我的不好回忆多过好的回忆,那这就够了,就可以形成我不喜欢北京这座城市的充分条件了。现在看来,我不喜欢北京也就是那时候形成的观念吧。电视里光鲜的北京和我记忆中的北京简直是两座城市,然而我也没有兴趣再去探索这座所谓的现代化新城,因为我认为,它,根本不配,不配它作为首都所得到的这些荣誉。北京作为首都,说好听点,是祖国的心脏,说句难听的,就是一个肿瘤,还是恶性的,靠着吸取全国人民的血汗,来维持这么一个地理位置不优,气候不优,资源缺乏的城市成为所谓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即使这座城市本身的素质并不足以使它成为这样的中心。朱老四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然而现在的公仆们,却只是拿着全国人民的血汗钱,在北京城里肆意的挥霍,他们在乎的,只是北京表面的光鲜,把北京再扩大一点,建筑再新潮一点,以此点缀他们的政绩而已。

    北京的成功其实完全只是一种政治符号,对于这样一座举全国之力建设起来的,却排斥外地人的城市,我只能敬而远之。

    本文 "我认识的北京" 由 K. Huang 首先发表于 xjpvictor's Blog 并以 CC BY-NC 4.0 许可证发布 © 2012
    转载注明引用来源 https://blog.xjpvictor.info/2012/07/beijing/


    推广:本博客使用 Linode VPS,口碑好,信誉佳,快速稳定,性价比高

    打赏我

    评论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以 * 标出

    无意义或不相关评论将被删除

    允许使用以下html标签:<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你可以上传文件,粘贴代码或长文至 Drop.it.r

    本博客是言论不自由博客,评论只接受询问及赞同,不同观点请出门左转微博/发表于自己的博客。谢谢合作!

    评论意味着你 同意 上传部分私人数据,包括邮箱和 IP, 这些数据不会被分享给第三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或再推广用途。

    更多相似文章